100人浏览 2024-10-10 09:39:52
1.《霜林秋思图》
《霜林秋思图》是明代画家董其昌创作的绢本设色画,纵130.2厘米,横63.5厘米,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。此画近景崎岖不平的山石,其中有的山石较陡与中景的山石相粘接,近景的山石间有几棵树木;画法上用淡笔勾出轮廓,作横笔米点皴;山石用润笔,连皴带擦,远处树不分叶,近树横点,画面突出主峰,渲染江南秀丽风光。
2.《秋兴八景图》
《秋兴八景图》是明代画家董其昌创作的纸本设色画,共八开,现藏于上海博物馆,对于研究他的绘画风格、笔墨技巧、美学思想具有重要参考价值。全画册所绘为作者泛舟吴门、京口途中所见景色,既有草木葱茂、风雨迷蒙的江南丘陵特点,又有沙汀芦荻、远岫横亘的水乡情调,亦有江天楼阁、彩舟竞发的江上景色。
3.《关山雪霁图》
《关山雪霁图》是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晚年创作的笺本水墨中国画,作于崇祯八年(1635年),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。据卷末自题,此图是依关仝的《关山雪霁图》而改画的。该画主要对平远山景进行详细描绘,笔墨仍作平远景,山峦起伏层叠,林壑幽深,布局严谨而气势雄健,墨色浑厚用笔苍劲老辣,兼有生拙秀润的韵致,意境朴厚深邃,颇有“千山鸟飞绝,万径人踪灭”的诗意。
4.《葑泾访古图》
《葑泾访古图》是明朝画家董其昌创作的纸本水墨画,纵80厘米、横29.8厘米,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。此画中山峦重重,沟壑千里,老树高大挺拔,郁郁葱葱;有小桥跨于潺潺的溪水之上,可见村落里的人家,表现出了画作高逸的境界。从此画中也可以看出董氏把黑白对衬、虚实相须,运用得十分自然,有着落笔时心手相应的那番快感。
5.《林和靖诗意图》
《林和靖诗意图》是明代画家董其昌创作的一幅绢本设色画,为庚申年即公元1620年所作,纵154.4厘米,横64.2厘米,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。此画采用深远兼平远的构图法,溪流将山水林木断为三重,远山脚下置茅舍数间,以点明“结庐”的画意。敷色以浅绛、青绿为主调,温润淡冶,表现出作者在设色山水中所追求的平谈天真之趣。
6.《昼锦堂图》
《昼锦堂图并书记》又名《昼锦堂并书记》,是明代董其昌创作的青绿设色绢本水墨画,现藏于吉林省博物院。这件明代绘画作品,纵41厘米、横1492厘米,无墨线勾勒,仅以浓淡不同的颜色绘山水树木,典雅古朴,层次分明,富有较强的光感,画后有董氏行书《昼锦堂记》全文。此图为董氏行书之精品,亦是董其昌青绿山水的代表作,实属其书画合璧佳作。
7.《高逸图》
《高逸图》是明代画家董其昌创作的纸本墨笔画,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。此画作是董其昌与蒋道枢泛舟荆溪时的即兴之作,颇似当年倪瓒弃家隐居太湖时的心境。董其昌此图采用了倪瓒典型的笔墨技法,湖滨两岸的浅坡及山丘皆以干笔淡墨施以折带皴,行笔以侧锋为主,笔墨苍逸,较好地表达出倪画中萧散简远的意境,同时也反映了作者晚年身历劫乱后的苍凉心绪。
8.《疏林远岫图》
《疏林远岫图》是明代书画家董其昌创作的一幅纸本墨笔画,为其老友袁可立而作,纵98.7厘米,横38.6厘米,现收藏于天津博物馆。此图为近景画,坡石错落,勾勒圆浑,坡上疏林,用笔虽简而各蕴姿态;中景水面空旷,一山耸峙,在平远的构图上颇见险势。董其昌在画的顶端赋诗题赠袁可立道:“挂冠神武觐庭闱,得奉朝恩意气归。圣主似颁灵寿杖,仙郎耐着老莱衣。”
9.《佘山游境图》
《佘山游境图》是明代画家董其昌创作的一幅水墨画,为纸本,纵98.2厘米,横47厘米,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。此画作描绘的是江南佘山间的苍翠景色,在笔墨技法上充分施展董氏墨法多变的特点,用笔上柔中带刚,中锋直皴,大笔横点,颇有北宋董、巨的气势。山水树石的运笔,转折灵变,墨色干湿浓淡得宜,层次分明,拙中带秀,清隽雅逸,一派平淡天真。
10.《岩居图》
《岩居图》是明代书画家董其昌创作的一幅纸本墨笔画,纵32.8厘米,横135.7厘米,现为无锡市博物馆藏。此图真谓奇峰图,一突兀的山峰直立图中,其势高耸入云;悬崖峭壁,不见山路,惟有层层白云拥于山腰间;白云下面连绵山峰,丘壑丛林,枝叶繁茂,树丛中隐现草舍。此画先用淡墨勾勒,再用渐深墨反复勾勒,墨色富于变化,层次丰富,是董其昌的精心之作。